解决电动汽车这一不容忽视的问题
有趣的是,城市科学和哈里斯民意调查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到 2030 年,印度 83% 的汽车买家将准备接受新能源汽车 (NEV) 作为购买汽车的唯一选择,并且他们愿意为电动汽车支付比同类汽油/柴油汽车高出高达 49% 的溢价。1
机遇在增多,但印度的电动汽车发展面临挑战,尤其是与中国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相比。中国在生产锂离子电池、电动机和建立充电基础设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是电动汽车无缝运行的关键部件。如果不利用这些专业知识,印度的电动汽车雄心可能难以保持相关性。
全球电动汽车普及准备情况凸显了充电基础设施认知在支持大规模普及和电动汽车未来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值得庆幸的是,印度汽车买家表现出乐观的态度,54% 同意目前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可以满足未来三年消费者的需求,仅比中国汽车买家的认知低 3%。2
54% 印度的汽车买家同意目前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可以满足未来三年消费者的需求。
印度公共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快速扩张可能有助于推动这一积极前景,该网络在主要城市占有明显地位,并在二线城市逐渐兴起。目前,印度主要城市和高速公路沿线共有 6,000 多个充电站。预计到 2027 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 100,000 多个。为了达到每 40 辆电动汽车配备一个充电器的理想比例,印度每年需要安装超过 400,000 个充电站,到 2030 年将达到 132 万个充电器。3
印度政府的雄心勃勃的举措,例如加快采用和制造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 (FAME) 计划,旨在减少污染和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然而,要实现这一愿景,印度必须获得中国掌握的先进技术和生产规模。与中国公司合作可能对加速印度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发展至关重要,使电动汽车更实惠、更人人都能买到。
中国在大规模电动汽车项目方面的成功经验(如全市范围内的电动公交车队和广泛的充电网络)提供了宝贵的蓝图。通过学习中国的经验,印度可以避免常见的陷阱,加快向电动汽车的过渡,迈向更加绿色的未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需求。